1.「观察」就这样把低油价征服

2.我想了解自2000年到现在的石油股价涨幅情况

「观察」就这样把低油价征服

楚雄云特石化油价_云特石化油品

能源人都在看,点击右上角加'关注'

文/王建君 张宁宁 王 青 吴义平 曹庆超

自1967年石油超越煤炭成为世界第一大能源之后,人类 社会 就进入了油气时代。直到现在,全球每年仍然有近55%的能源来自油气。在全球推进能源转型和去碳化背景下,油气仍将在较长时期内扮演能源重要角色。

在低油价的困局之中,面对国际市场的风云变化,中国石油公司首先应坚定发展油气产业的信心,通过走低成本发展道路,加强 科技 创新,优化海外资产结构,完善管理体系,提高抗风险能力,高质量地参与国际油气市场。

推进低成本发展

由于石油市场外部环境以及资源富集地区、资源品位、开发作业难度等行业内部环境的变化,近年来全球油气行业资本回报率已呈现下降趋势。2010-2019年平均资本回报率已降至7.92%,而本次低油价的出现无疑使得石油公司的生存和盈利变得更为艰难。低成本发展已成为石油公司的必然选择,坚定不移地走低成本发展道路,维持现金流稳健,守住发展底线。

低成本发展不仅是高油价期间石油公司创造利润的重要手段,还是低油价期间石油公司维持生存的关键支撑,更是市场需求增量萎缩、主体竞争激烈下,提升和巩固市场竞争力的核心举措。

2014年以来,无论是国际石油公司,还是国家石油公司和独立石油公司,在诸多发展战略中都包含了提质增效、严控成本的战略举措。

如英国石油通过关注有竞争优势的油气资源,通过优化资产结构来降低完全成本。雪佛龙通过增加产量、回报驱动的资本分配、高质量的资产组合等,降低成本结构。沙特阿拉伯国家石油公司近年来也在不断通过压减上游生产成本来不断巩固和强化其低成本优势。成本控制与优化一直是加拿大自然资源公司重要的战略,公司持续致力于降低油砂开发生产成本。

立足当下低油价,面向长期不确定的市场需求与竞争环境,中国石油公司唯有坚定不移地走低成本发展道路,做好生产运营的投入与产出平衡,从关注数量转向注重效益,提质增效,深挖降本潜力,构建核心竞争力,做能源转型的积极引领者。

中国石化提出将贯彻“改革、管理、创新、发展”的工作方针,聚焦全产业链系统优化,着力拓市场、防风险、抓机遇,尽最大努力减少新冠肺炎疫情和油价下跌带来的负面影响。

中国海油执行更为严格的成本控制和更谨慎的投资决策,更注重现金流管理,削减年度资本支出预算。一季度末已将年初122亿~136亿美元的资本支出预算削减至107亿~122亿美元,削减幅度超过11%。

聚焦技术创新

当前油气行业已经进入动能转换的关键变革期。依靠技术创新,持续推进智能化、数字化等成为公司转型的关键,也是公司走低成本发展之路的重点。

结构性降本是当下及更长时期降本的关键。以往的结构性降本举措主要集中在供应链管理和项目简易化实施等方面,而结构性降本中最具潜力的智能化、数字化等 科技 降本才刚刚拉开序幕,直到近年才得到各石油公司普遍关注。

根据伍德麦肯兹的统计,数字化对油气上游的影响是巨大的,其中对全球油气运营成本的直接影响大约为400亿美元,对全球钻井业务的影响约300亿美元。

国际石油公司近年来都在大力推进企业智能化和数字化转型。道达尔通过将数字化技术与工厂化运作方式相结合打造数字工厂,以此实现降本增效。数字化的基础是设备、项目、企业的数字化运作,关键是基于数字的管理优化与智能决策。

中国石油公司要坚持没有不能数字化的业务、领域与设备的理念,实现对所有业务、所有层级、所有设备的全数字化。在管理优化与智能决策方面,则要关注独立并具有高决策权的管理机构、智能/数字化人才团队以及工厂化的解决方案等方面。为了更好地支撑技术创新与公司的数字化建设,需要持续加大科研投入,创新激励机制,发挥创造活力,增强治理效能。

优化海外资产结构

当前,低油价波动是石油市场最大特征。回顾 历史 油价波动趋势可以发现,油价波动并非无规律可循。油价的周期性波动是石油行业的主要特点。

通过每一次油价波动周期市场格局演变可以发现,成功的石油公司不仅注重在低油价时期下的求生存策略,同时还拥有周期性低油价窗口期超前的战略布局意识。

道达尔分别在2017年和2020年4月低油价窗口期积极布局非洲资产,持续做大做优非洲区域;2020年7月雪佛龙斥资50亿美元收购诺贝尔能源公司,以扩大其核心优质资产规模。

同时我们也可以看到,近年来部分国际石油公司的资产组合优化力度进一步加大,许多相对重要的资产也被剥离,体现出资产组合及地域分布进一步聚焦的趋势。

当前低油价背景下,上游主要油气公司均面临严峻生存压力。效益下降、资金短缺都迫使油公司具有出售资产及与其他公司开展合作的强烈意愿,部分甚至不得不出售重要资产以偿还债务。建议中国石油公司把握本次低油价窗口期,谋划长远发展,积极关注上游油气市场,依靠资金技术优势积极参与海外优质资产交易,优化布局海外油气资产结构。

提升应对风险的能力

2014年以来油价的大幅振荡以及需求低迷,对油气行业产生了渐进式的重大影响。能源转型长期趋势及经营压力,使得石油公司仅通过做大业务规模或做宽业务范围的方式来推动公司的持续发展所面临的阻力逐渐增大。

为应对行业外部形势的变化,国际石油公司在保持业务规模的同时,持续多措并举应对多变的外部环境,这主要包括聚焦和强化核心业务、发挥一体化优势、借助金融手段对冲风险、提升管理运营水平等。

例如,2019年以来英国石油、雪佛龙、道达尔等深度聚焦经营核心,沙特阿拉伯国家石油、马来西亚国家石油持续构筑一体化业务链,西方石油公司持续提升管理运作水平,以及采取套期保值等多种金融手段对冲市场风险,强化风险管控能力。

结合近两年行业新形势及其他石油公司的重要应对举措,建议中国石油公司充分发挥一体化优势,积极灵活应对低油价冲击,加强一体化优势,协同勘探开发、炼化、销售及其他业务,实现利益互补。积极发挥内部“甲乙方”一体化优势,依靠石油公司内部勘探开发与工程服务公司的协同优势,实现公司整体效益最大化。同时也应该树立全球行业业务链一体化优势,充分借助全球产业链服务伙伴的技术经验优势,构建合作共赢的伙伴关系,培育长期业务合作模式与互信,实现对深水油气勘探开发及非常规等关键领域的突破。

强化对风险的研判与管理,加强油价、产量与投资的周期波动性把握,统筹上游资产优化、勘探开发策略、油气生产运输规划及下游销售策略等关键业务,提高石油公司生存能力。同时从金融市场出发,借助期权、期货、互换等多种金融工具,构建套期保值组合,锁定油价风险,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公司对油价波动风险的应对能力。

中国石化2020年全年计划资本支出207.7亿美元,二季度宣布削减全年资本支出20%~25%,支出规模相应下降到160亿~170亿美元,重点用于胜利、西北原油产能和涪陵、威荣页岩气产能建设,以及天然气管道、储气库、境外油气项目建设等工作的推进。

构建“天然气+新能源”

2015年《巴黎协定》的签署倒逼世界各国加速向低碳能源转型。应对气候变化的根本在于能源系统的变革,即从以煤为主的高碳能源向以风能、太阳能等为主的新能源转变。因此,发展新能源是所有能源公司,特别是以传统化石能源为主的石油公司面向长期发展的必然选择。同时发展新能源、构筑绿色低碳能源供应也是行业高质量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志。

近年来,以英国石油、壳牌等欧洲石油公司为代表,纷纷提出雄心勃勃的“零碳”或“低碳”发展目标,构建“天然气+新能源”发展模式,并将其上升为公司未来发展战略,在实践中也将提供低碳清洁产品等列入公司使命,足见其重视程度。

2019年以来,马来西亚国家石油等一些国家石油公司也在积极进行战略调整,将新能源业务与天然气等低碳业务单独设立为一个新的部门,关注并推动新能源业务发展。

对于中国石油公司而言,发展新能源业务是保障国家能源供应安全的内在要求与重要部署。2019年中国海油在上海成立了中国海油融风能源有限公司,正式进军风电业务,标志着中国海油积极 探索 海上风电等可再生能源业务的发展,助力能源公司发展目标。

建议中国石油公司在做强主业的同时,结合矿权区内新能源资源禀赋特点与技术优势,积极有序推动新能源业务,推动公司能源转型。

完善管理体系

近些年来市场形势发生显著变化:一是油价大幅波动需求低迷,市场竞争加剧;二是在应对气候变化背景下低碳化转型成为石油公司顺应 社会 发展、彰显 社会 责任、构筑未来竞争优势的必要要求。

为了适应市场和外部环境的变化,国际石油公司纷纷调整优化管理体系,以实现对外部变化冲击的有效快速反应。

以低碳化转型为例,国际石油公司通过重点调整业务布局,关注天然气和新能源等低碳能源业务的发展推进公司转型。

为了实现低碳化转型目标,国际石油公司进行了大幅上层组织机构与管理机制调整,以统筹资源适应业务发展。2016年以来,壳牌、道达尔、埃克森美孚、英国石油先后调整公司组织架构。

其中,壳牌于2016年成立天然气一体化部门,统筹负责天然气上中下游以及技术研发等各项业务。该部门成立是低油价下壳牌持续获得正现金流的重要原因之一。

道达尔和英国石油则将天然气和可再生能源合并为一个部门,全面布局天然气与可再生能源,加速低碳转型。

基于此,建议中国石油公司一方面持续推进公司的现代化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建设,实现公司运营的去行政化,让公司能够更为灵活地应对市场变化。

同时,建议针对海外深水、天然气、新能源等高端业务成立专门机构,统筹优势资源推动相关业务深入发展,为公司转型发展提供保障。

加大国内勘探开发力度

近年来,我国能源转型发展和产储供销体系建设深入推进,立足国内外两种资源的油气供应保障能力不断提高。与此同时,油气对外依存度不断攀升。2019年石油对外依存度突破70%、天然气对外依存度接近45%。保障能源安全稳定供应面临较大的挑战,加大国内勘探开发力度成为破解这一难题的现实选择之一。

2019年,中国石油公司纷纷制订“七年行动计划”,大力提升油气勘探开发工作,取得了较好成效。以中国石化为例。

中国石化2019年勘探支出增至23.6亿美元,比2018年增加5.3亿美元,连续三年保持增长。落实了2个亿吨级石油增储阵地和6个千亿立方米级天然气增储阵地,形成了4个超千万吨石油整装探明储量区、4个超300亿立方米天然气探明储量区。2019年开发支出增至55.2亿美元,比2018年提高了29.3%,结束了2014年以来连续五年下滑的势头,油气产量0.64亿吨油当量,同比增长1.7%。

然而,2020年暴发的新冠肺炎疫情和国际油价大幅下跌,给石油公司经营投资活动带来严峻挑战。

2020年6月,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发布《关于做好2020年能源安全保障工作的指导意见》,要求积极推动国内油气稳产增产,坚持大力提升国内油气勘探开发力度,支持企业拓宽资金渠道,通过企业债券、增加授信额度以及深化改革、扩大合作等方式方法,推动勘探开发投资稳中有增,在国家层面上为落实“七年行动计划”提供了政策保障。

作为增储上产的责任主体,中国石油公司一方面要通过全面提质增效提高盈利能力;另一方面积极利用国家政策支持,拓宽融资渠道,保障投资力度,进而全力保障国家油气供给安全。

全国能源信息平台联系电话:010-65367702,邮箱:hz@people-energy.com.cn,地址:北京市朝阳区金台西路2号人民日报社

我想了解自2000年到现在的石油股价涨幅情况

由于美伊战云密布,加上委内瑞拉发生罢工,国际油价在元月21日一举创

出两年来新高,达到每桶31.21美元,二月原油期货合约同时飙升,一举突破

了每桶35美元的大关。而欧佩克前主席曾警告说,如果美国打响伊拉克战争而

伊拉克又放火烧毁其油田的话,国际原油价格可能会升至每桶100美元。

油价居高不下的原因,一是欧佩克增加的产量不足以填补委内瑞拉出口锐

减造成的供应缺口;二是市场担心美国对伊拉克发动战争将影响来自中东地区

的原油供应。只要这两个因素存在,2月份油价就可能涨到每桶35美元或更高

,而一旦美国对伊动武,油价可能会超过1991年海湾战争期间创下的每桶40美

元。

国内产油股企业股价已经闻风而动,元月21日,辽河油田揭竿而起,一度

涨停,中原油气和石油大明也紧紧跟随。元月24日,石化股发力, 上海石化

以涨停报收,扬子石化也有6%以上的涨幅。

那么,国际油价上涨的时间会持续多久?国内成品油价格会否大幅上涨?

相关上市公司所受影响有多大?

大多分析人士都认为,一季度国际油价将持续目前每桶30元左右的价格。

一方面,欧洲与北美目前正处冬季,原油需要量较大,另一方面,由于伊拉克

问题具有很大的不确定因素,各国都在加大石油储备量,因此,原油价格短期

内回落的可能性不大,一旦战争暴发,油价很可能出现瞬间冲破每桶40元的情

形。

不过,这种局面不可能持续太久,欧佩克决定从2月1日起,除伊拉克外的

10个成员国将每天增产原油150万桶,使日产最高限额从2300万桶增加到2450

万桶,不过,这对稳定国际油价将起到积极的作用。另外,现代的战争特点是

准备充足,时间不长,比如在海湾战争期间,国际油价仅在很短的时间报价达

到了40美元/桶,很快就回落到正常水平,而在伊拉克和科威特战争期间,国

际油价也在10多美元/桶之间徘徊。这是因为产油国目前的协调能力很强,能

够在战争期间控制价格。因此,从这种意义上来说,国际油价目前应处于其波

动周期的顶部。

至于国际油价走势对国内油价的影响,有分析人士认为,国内油价爆涨可

能性不大,根据以往的经验,即使美伊战争爆发,国内油价也未必跟随暴涨,

如在海湾战争期间,国际油价达到每桶40美元,国内油价也没有很强的反应,

在伊科战争期间也没有出现国内油价暴涨的局面。

这是因为尽管石油价格已经和国际接轨,但是目前还属于国家可调控管理

范围。

翻开近3年来国内汽柴油价涨跌记录,发现90号汽油零售价最低时为2.29

元,最高时为3.10元。跌幅最大时达两位数,为10.7%,而涨幅最大时仅为9%

分析人士认为,这是因为国内已建立分步到位的汽柴油价涨跌调控机制,

且中石油和中石化两大集团原油和成品油库存已控制在1000万吨左右。如果开

春美伊开战,国内汽柴油价也只可能跳“小步舞”———逐步、小幅调整。

因此,从这种意义上来说,在相关的上市公司中,原油开采企业将成为国

际油价上涨的最直接受益者,如中原油汽、石油大明、辽河油田,中国石化由

于有70%的利润来源于原油开采,今年一季度业绩也将受益。另一方面,原油

价格上涨,会使国内的炼油厂和石化厂感觉到成本压力,因为原油是作为原料

,如果不将这种成本转移出去的话,这些炼油厂和石化厂的利润空间就会减少

。从这种角度来说,炼油与石化类上市公司所受的影响,充满了不确定性。

(水 木)(证券时报)

美伊战争对油价影响深远

“美国攻伊”是“打击庄家” 翻开1979年以来的世界油价走势图,可以

发现一个现象,这就是近25年来世界油价的几次大起大落,都与伊拉克有着直

接的关系。 为了谋求对海湾地区———这个“世界油库”的支配权,

伊拉克先是在1980年9月发动了旷日持久的“两伊战争”,之后又在1990年8月

入侵科威特,引发“海湾危机”。这两次大规模的战争,与目前正在发生的“

美伊危机”,无一例外地造成世界油价的巨幅波动。如果把“世界油价”当作

一只股票,那么伊拉克无疑是其中最出名的“庄家”。

今后3年油价重心下移 如果美国战胜并控制了伊拉克,世界石油市场的

力量对比将发生根本改变,可能形成OPEC、美国利益集团(包括伊拉克、英国

等)与俄罗斯(包括前苏成员)三强各占37%、20%与15%的局面。在美国的

控制下,如果伊拉克的原油日产量每增加150万桶/天,OPEC在世界石油市场的

份额就将下降2个百分点, OPEC成员为了稳定各自的石油收入,可能选择“价

格战”。(李 晨)

石油石化股闻风而动

申银万国证券研究所 李晨

慎买石油股

欧美市场石化股的走势,不会简单重现于国内股市。

从市场环境分析,国内股市目前尚处于熊市之后的平衡市,整体略微偏弱

;与此同时,国际石油价格高于30美元/桶,继续大幅上涨的空间有限,因为

就算上涨到40美元/桶以上,价格变化率也就30-40%,根据对英美市场的历

史表现分析,在“高位上涨段”买入石油股,就算油价仍有30-40%的涨幅,

油股指数的收益率水平也比较低,并且风险比较高。所以,在目前原油价格处

于30美元/桶以上的高位时,应慎买石油股。

石化股影响各异

中原油汽、辽河油田、石油大明作为原油开采企业,将直接受益于油价上

涨,其近期的股价也有提前反应的迹象。但由于原油价格上涨,中下游石化产

品的价格亦会上涨,其对石化企业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原油价格与中下游石化

产品的价差变化上。

数据显示,原油价格高时,价差水平未必低;而原油价格低时,价差

水平未必就高。

目前,国内石化企业基本可以分为三类,一类是单纯炼油的企业,如茂名

炼厂、石炼化、锦州石化等;一类是纯化工业务的企业,如齐鲁石化等;还有

一类就是综合石化,即有炼油又有化工,比如上海石化、扬子石化等。

对于单纯的炼油企业而言,影响其效益的关键是,原油与成品油价格的价

差,一般可以通过将成品油出厂价,按不同油品产量进行加权平均,减去原油

成本,得出炼油价差。国内炼油价差在2002年逐季走高,预计2002年炼油股业

绩将有明显提升,大炼厂将更为明显,比如茂炼转债,2002年中期为-0.044

元/股,三季度为0.06元/股,全年预计为0.20元以上,上升态势明显。值得注

意的是今年1月份,由于原油价格上涨,而国内成品油价格未作调整,炼油价

差环比下降明显,可见油价上涨对炼油企业的影响可能较为负面,当然炼油业

同比仍增长了18%,可继续谨慎看好。

对于纯化工业的企业,影响其效益的关键是石脑油与中下游石化产品的价

差,石脑油,又名化工轻油,是炼油的产品、但却是化工的主要原料。各主要

石化产品与石脑油的差价在2002年下半年以来,逐季增长明显,2003年1月,

继续保持明显增长的态势,所以,目前可看好纯化工业务的盈利前景。值得注

意的是,齐鲁石化主营产品聚乙烯(HDPE、LDPE等)的化工价差在2002年2季

度冲高后,3、4季度持续下降,预计2002年公司业绩将可能出现亏损,但是

2003年1月,聚乙烯等产品的价差水平迅猛增长,预计公司2003年盈利将有明

显改观。

对于综合类石化企业,2002年主要得益于炼油价差的上涨,业绩普遍出现

大幅增长,2003年,预计将主要凭借化工毛利的提升,来推动盈利水平继续增

长。2002年,上海石化与扬子石化,分别大幅扩张了炼油产量与乙烯产量,大

幅增长的产能,不仅会带来商品量的增长,而且降低了单位成本,提升了毛利

水平。所以,上海石化、扬子石化等综合类石化股今年的盈利前景可继续看好

西方经验油价升不一定带动股价升

申银万国证券研究所 李晨

为了研究油价上涨对石油股的影响,我们选取20年内3次油价主要的上涨

阶段:“1990年6-10月”、“1999年1月到2000年9月”与最近的“2002年1月

-2003年1月”。

我们将上述三个时间段按照原油价格涨幅的中间值,分别分为“低位上涨

段”与“高位上涨段”两段,例如,将1999年1月到2000年9月的持续大幅上涨

阶段,以涨幅中间值23美元/桶价格分为“低位上涨段”(即从11美元涨到23

美元)与“高位上涨段”(即从23美元再涨到35美元)两段。

现将这6个上涨阶段的原油价格涨幅,以及英国与美国市场石油股指数的

绝对收益率与相对收益率水平,分别列于下表。我们认为上涨中的石油价格与

石油股价格存在以下两条简单的规律,即推动石油股价格的是“原油价格变化

率”而非油价本身,此外,不同的市场环境下,石油价格对石油股价产生的影

响也会不同。

原油价格变化率决定石油股价

在上述三个油价上涨阶段中,不论英国市场,还是美国市场,不论是绝对

涨幅,还是相对涨幅,“低位上涨段”对应的石油股指数表现,均优于相应的

“高位上涨段”。此结果表明,影响石油股指数收益率的主要是———“原油

价格的变化率”而非实际的原油价格数值。这一点,在比较石油股指数的绝对

涨幅中更为明显,比如在上表的2组中,低位上涨段与对应的高位上涨段相比

,前者的原油价格涨幅是后者的两倍,与英美石油股指数绝对涨幅对应的比例

相近,均为2倍左右。

当油价高于28美元/桶以上,英美市场石油股指数普遍出现“滞涨”。比

如1990年的8-10月,以及2002年的11月至今,均出现原油价格在30美元/桶以

上继续冲高的过程中,石油股指数却出现“滞涨”的情况,如果原油价格高位

震荡中出现阶段性回调,出现负的变化率,石油股指数将会随之下跌。

市场环境的影响

不同的市场环境,石油股跑赢大盘的表现也不同。

牛市中,油价大幅上涨,轻易的推动石油股跑赢大势,以2组数据为例,

其中“低位上涨段”由于更高的变化率,石油股指数相对涨幅是“高位上涨段

”的3倍(超过变化率倍数);

在熊市或弱平衡市中,只有油价处于“低位上涨段”时,才能有效的推动

石油股跑赢大盘。以1组与3组数据为例,“低位上涨段”对应的油股指数相对

表现,要远远强过“高位上涨段”的表现。

只有在“低位上涨段”买进石油股,才能更有效地跑赢大势。也就是说,

在平衡市或熊市中,就算预期油价将大幅上涨,在30美元/桶以上高价区买进

石油股的收益率也比较低。

海湾战争时期油价与英国油股表现

不论从任何角度衡量,与目前“美伊危机”情形最具有可比性的,无疑是

12年前的那次“海湾战争”。

“海湾战争”前后,正是欧美市场的熊市,美国市场标准普尔500指数,

从1990年6月的370点左右,一路下跌至1991年1月海湾战争爆发时的310点,半

年跌幅16%,这一点,不仅与现时欧美股市相近,而且也与中国股市相近,国

内证券市场亦从2002年6月的1700多点,下跌至目前的1450点左右,跌幅也在

16%左右。

所以,分析1990-91年间的那次“海湾战争”前后石油股指数的收益率情

况,对中国市场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为了研究具有一定的可比性,我们选择英国的石油股指数作为研究对象。

我们假设分别在1991年1月17日“海湾战争”爆发前的一周、半个月、一个月

或是三个月、半年等时点买入英国石油股指数,并且分别持有到1991年的1月

10日或者1月24日,即在战争爆发前后各一周的时点上,卖出石油股指数。

研究上表,有两点参考较有价值:买入时机宜早不宜晚。只有在开战前6

个月以前,即在1990年7月底前,买入石油股指数,可以获得相对大盘为正的

收益率,而在战前3个月到战前一周买入石油股指数,其绝对与相对的收益率

均为负数;介入时,油价水平宜低不宜高。

伊拉克的产量增长将改变世界石油供需关系 单位:万桶/日

平均增速% 2003F 2004F 2005F 2006F

82-01 92-01

世界需求 1.14 1.46 7750 7860 8050 8250

世界供给 1.16 1.47 7600 7720 7950 8080

伊位克产量* 150 300 500 750

预计世界供给富余* 0 160 400 580

美伊战争三种预期对油价的影响 单位:美元/桶

情形 概率 未来3-5年油价运行区间 油价中枢

A 战争没有发生 25% 18-24 21

B 战争了,但美国没赢 5% 22-28 25

C 战争了,但美国赢了 70% 17-21 19

平均期望 17-21 19.8

2002-2006年布伦特原油均价预测 单位:美元/桶

2002F 2003F 2004F 2005F 2006F

原油均价区间 24.9 20-23 17-21 16-20 18-22

四家采油股基本情况

名称 代码 简要点评

辽河油田 000817 公司总股本11亿,流通股本2亿,年原油产量在80万吨左右,所

产原油油质偏低,国际参考油价为印尼杜里原油.2001年EPS

为0.32元,2002年预计为0.38元,同比增长18%,由于目前油价

水平远远高于2002年1季度的水平,预计公司今年1季度业绩

同比仍有明显的增长

中原油气 000956 公司总股本8.16亿,流通股本2.04亿,年产原油60万吨左右,

所产原油油质较高,国际参考油价为印尼米纳斯原油.2001年

EPS为0.624元,预计2002年基本与上年持平.预计公司今年1

季度业绩同比明显增长,而全年业绩同比下降

石油大明 000406 公司总股本3.64亿,流通股2.66亿,年产原油约40万吨,所产

原油油质适中,国际参孝油价为印尼辛塔或米纳斯原油。

2001年EPS为0.55元(送股摊薄后),预计2002年基本与上年持

平或略低.1季度与全年判断同上

中国石化 600028 公司总股本867亿,流通股A股28亿,年产原油3800万吨,而且

具有1.3亿吨/年原油加工能力.原油总体品质中等,国际参考

油价为印尼辛塔原油.2002年业绩预计为0.165元/股,2003年

预计将受益于化工毛利的上升,业绩同比增长10%左右

近20年内油价涨幅较大阶段英美油股指数的表现

组别 时间阶段 原油价 油价 英国市场指标涨幅% 美国市场指标涨幅%

格起止 涨幅% 大盘 油股指 油股指 大盘 油股指 油股指

数绝对 数相对 数绝对 数相对

1低 90.6-90.8 15to28 81 -6.9 8.3 15.2 -7.5

1高 90.8-90.9 28to41 46 -9.7 -8.7 1 -5

2低 99.1-99.10 11to23 110 4.8 25.4 18.6 -4.4 12 6.7

2高 00.1-00.9 23to35 55 5.8 11.2 6.5 5.5 6 2.5

3低 02.1-02.5 20to26 30 -0.6 7.9 8.3 -6 6.2 12.5

3高 02.5-03.1 26to32 23 -27 -29 -2 -16 -17 -1

注:以上六个时间段,最近20年来主要的几次油价上涨阶段,其中时间阶段1

和2为海湾战争时期;原油价格指布仑特原油价格,油价涨幅指对应时间阶段内

的涨幅

买入点 开战后一周卖出 开战前一周卖出

油股指 油股指 大盘指 油价 油股指 油股指 大盘指 油价

数绝对 数相对 数变动% 变动 数绝对 数相对 数变动% 变动

收益率% 收益率% 收益率% 收益率%

战前一周 -4.5 -3.5 -1 -22

战前半月 -9.2 -2 -7 -23 -4.9 -3.8 -1.1 -1.3

战前1个月 -7 -3 -4 -25 -2.7 0 -2.7 -4.7

战前3个月 -8.5 -8.5 0 -46 -3.9 -5 1.2 -27

战前6个月 -12.1 2.6 -15 18 -6.7 7.6 -14.3 52

注:上表假设在1991年1月17日海湾战争爆发前不同的时间点买入英国石油股指

数,并分别在开战争前后一周卖出石油股指数,对应的指数收益率水平,并且包

括石油股的分红